推荐
秦洪看盘|资金回归业绩驱动,A股市场重心稳步上移
周五A股市场的主要股指均出现了重心稳健上移的态势。其中,科创50指数得益于芯片为核心的半导体主线的强劲走高而出现领涨态势。不过,近期活跃的传媒股在周五有所回落,但并未影响到主要股指的强劲回升趋势。这就折射出市场人气已渐趋亢奋,承接力度持续提升,从而使得盘面筹码的大进大出已不再成为短线走势的干扰因素。
近段时间以来,活跃资金的配置逻辑主要是风口题材,尤其是关于AI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风口成为各路资金配置的“金标准”。只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演绎之后,一方面是机构资金对AI投资主线各领域的配置已有超配苗头;另一方面则是时间推移以及科普知识的传播,人工智能的产业风口的风力开始降低。体现在盘面中,不仅仅是AI投资主线中率先领涨的龙头品种已经在高位震荡,筹码开始涌出;而且近期活跃的传媒股也渐渐冲劲减弱,说明产业风口对热钱的吸引力的确在减弱。
恰在此时,A股市场进入到2022年年报与2023年一季度季报披露的叠加时间窗口,从而使得业绩渐渐成为各路资金配置的新主线。比如说在周四晚间公布一季度业绩超预期的北方华创在周五早盘高开高走,迅速封于涨停板。由于该公司是半导体板块的领军品种,故,该公司的业绩靓丽也就意味着整个行业的业绩增长势头也极为强劲;该公司二级市场股价的扬升也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场内主流资金对该公司为核心的半导体板块的认同度迅速提振,如此就使得半导体板块以及科创50指数在周五成为领涨先锋,也就意味着近期以及未来一段时间,业绩驱动因素将优于题材风口。
这对于A股市场的后续走势来说,是一个积极的因素。因为AI产业的发展势头固然是强劲的,也是大势所趋的。但是,一是毕竟是新兴产业,对当前上市公司现有产业的业绩边际增量拉动效应尚处于考察期,或者说对今年甚至未来一、两年的业绩拉动效应并不明显。二是AI产业拉动效应对部分细分领域来说,其实是存在一定分歧的,包括传媒、游戏、互联网电商等。所以,那些强调业绩兑现能力的硬派或者说深度价值投资者的机构资金对AI投资主线的演绎并不是太感兴趣。既如此,他们的资金就不会涌入AI投资主线,也难以成为A股的增量资金。
但随着业绩驱动因素处于优先地位,这些机构资金就敢于上仓位,甚至会对那些有着业绩大增的个股甚至细分领域会加大仓位配置力度,这就意味着此类资金将由观望成为现实的增量资金,驱动着A股重心的上移。而且,产业风口的题材驱动就有一种虚虚的感觉,而业绩驱动则有一种扎实的感觉,这对于后续行情的演绎来说,更是如此,越是业绩驱动下的指数行情更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北上资金等为代表的外资甚至也在周五加大了建仓力度,这可能也是周五沪深两市成交金额再度上破1.1万亿的原由。
所以,在近几个交易日,虽然AI投资主线的筹码大进大出;活跃资金大开大合。但随着那些有着业绩支撑的新能源、半导体、医药等个股的相继企稳,A股市场的重心仍然随之回稳,部分股指更是出现了蓄势突破的态势。由此可见,随着业绩浪的渐趋展开,A股市场在下周的走势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