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要闻

医药电商竞争出现“差异化”

时间:2022-09-13 03:06 阅读:

  这份上市申请最终在同年12月失效。2022年3月,叮当健康再度递交资料,二度冲击资本市场,目前已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

  招股书显示,叮当健康在数字零售药房行业中排名第三,处于市场领先位置,主打城市核心区域7x24小时、28分钟送药到家服务。在IPO之前,叮当健康就已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37亿元,投资方不乏软银中国、中金资本、招银国际、泰康保险等知名机构。

  从营业收入来看,叮当健康3年时间增加了6倍。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叮当健康的总收入分别为5.8亿元、12.8亿元、22.3亿元、36.8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9.87亿元。不过,虽然营收在不断增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年增长从118.12%降至今年一季度的26.6%。

  按业务种类划分,药品及医疗健康业务贡献了超过95%的收入。按照销售渠道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线上直营、线下零售、业务分销三个方面。其中,线上直营是叮当健康最主要的销售渠道,贡献了约75%的收入。线下零售渠道和业务分销渠道的收入占比分别在15%与10%左右。

  而叮当健康的线上直营渠道可以分为自营线上平台与第三方线上平台,除了自家的和小程序外,也入驻了美团、饿了么等平台。

  虽然营收在增长,但叮当健康的盈利却不尽如人意。

  与此同时,叮当健康的毛利率也从2018年的41.1%滑落至2021年的31.6%。这与公司“重资产”自建药店模式和配送系统密不可分。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叮当健康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4个城市设立了286家智慧药店,将抓药与配送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28分钟送药上门”。不过,随之而来的则是高昂的成本代价。报告期内,叮当健康履约成本分别达到9750万元、2亿元、2.83亿元和4.1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6.7%、15.7%、12.7%和11.2%。

  作为医药电商,叮当健康一方面要维持业务闭环,继续经营线上平台;另一方面,随着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入局,医药电商赛道也变得更拥挤,叮当健康也加大了对销售及市场开发的投入。2018年~2021年,公司销售与市场开发费用分别为1.4亿元、2.78亿元、4.41亿元和8.3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4.1%、21.8%、19.8%和22.7%。

  另外,线上流量获取成本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叮当健康自营平台注册用户从1590万增至3300万,年复合增长率为27.6%。同期,平均用户获取成本从5.9元增至18.2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6%;2022年一季度,获客成本已增至18.4元。

  “叮当健康在同城配送方面有着极强的市场优势,甚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说起同城送药,大家想起来的多是叮当健康。这是叮当健康长期发展形成的最核心的优势。”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信息时报

  

  对于叮当健康将登陆港股市场,高级经济师邓之东向信息时报

  据智慧芽预计,中国医药电商和在线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

  药品网售新规出台将加速行业规范化发展

  近日,医药电商政策方面“靴子落地”。9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对于争论多年的网售处方药等问题给出了明确说法,网售处方药获许可,尚未限制第三方线上平台网售。

  “企业平台要把握好政策机遇,一方面提供丰富的药品信息、专业的用药知识、便捷的采购服务;另一方面将互联网‘数字化’创新融入医药流通,创新互联网医药营销方式,深度影响上下游终端,助力百姓获得更有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高级经济师邓之东说。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当下,医药电商企业按模式分主要有B2B的药师帮、药易购、益药仓、药药好、药便宜等;B2C的、、、360好药、好药师等;O2O的叮当快药、上药云健康等。随着《办法》的出台,明确相关要求,提升相关企业合规化,将加速行业规范化发展。